本帖最后由 MB017132 于 2014-4-9 22:00 编辑
广州大学城刚建成时,几乎所有的道路都用“方位词+数字”命名。然而大学城的地形不规整,道路走向错综复杂,这种命名方式既不科学又无文化内涵。于是,今年大学城内的道路改了名字。但是其中的“西五路”改名改得同样不好。
这条路被分成两段,一段改为“北亭村大街”,另一段改为“档案馆路”,都挺别扭。
第一,根据广州历史延续的路名特点,“大街”指的是具有贯穿作用但不能走汽车的巷子,并非类似“西五路”这样通行汽车的大路;
第二,与旁边北亭村内的“北亭大街”雷同,况且这条路不在北亭村的核心部位;
第三,“档案馆路”过于直白,且每个城市、不同地区和门类都有档案馆,指代不明。
依我看,干脆将原来的“西五路”整体更名为“兰台路”,理由是:这条路两端分别连接大学城入口之一“小洲便桥”(目前正在拆除重建)与国家档案馆新址,“兰台”是档案馆的古称,既有大学城应有的文学特色,又能体现这条路的作用,指引人们方便地到达国家档案馆参观(毕竟档案馆是面向全市而非只针对大学城中的某一所高校)。 |
|
|
|
|
|